建立关爱帮带机制。对大学生“村官”实行跟踪式管理和递进式培养,建立健全苏木镇干部和嘎查村主要领导帮带,强化思想帮带、强化能力帮带为主要内容的“双带双强化”关爱机制,苏木镇干部侧重理论培训,通过政策指导、信息引导,传授农村牧区工作的方法等,加强沟通联系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理论水平;嘎查村干部侧重实际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村官”参与嘎查村级事务,熟悉了解嘎查村情民意,尽快融入到农村牧区、适应农村牧区工作、热爱农村牧区。
建立实践锻炼机制。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搞好一次村情调研、理出一个发展规划、解决一件群众关注的实际难题,让大学生“村官”在实践锻炼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鼓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发挥特长,主动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矛盾纠纷调处、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提高他们做群众思想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村官”热心于基层工作。组织大学生村官先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次,举办了主题为“草原飞歌”大学生村官大型文艺晚会暨工作汇报会,积极为大学生村官融入社会搭建平台。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把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纳入旗、苏木镇、嘎查村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聘请专家教授讲学、基层干部授课、组织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市场经济、致富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做好农村牧区工作的本领。
建立帮扶工作机制。建立了全旗大学生义务教育志愿服务队,开展了“3+1”结对帮扶活动,每三名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一名贫困学生或孤残儿童,并建立贫困学生和孤残儿童档案,做到贫困学生和孤残儿童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家长姓名、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等“五清楚”。通过建立大学生村官帮扶工作机制,不仅为生活困难家庭学生和孤残儿童提供教育支持、心理辅导以及生活上的资助,培养了大学生“村官”的组织协调和社会实践能力。
建立就业扶持机制。多方面收集各类招录、招聘信息,通过《正镶白旗党建网》、党建手机短信系统及时发布招考信息,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参加各类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选拔任用考试,目前, 共选聘大学生“村官”44名,通过考录、招聘等形式已有16名村官考录其他岗位。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细化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目标任务、考核激励和日常管理措施。由嘎查村党组织负责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日常考核,苏木镇党委负责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年度考核,根据大学生村官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情况综合评定考核等次,确保大学生“村官”扎实履行职责并取得显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