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盟委办公厅《关于在全盟农村牧区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锡党办发[2007]14号)精神,结合我旗实际,现就正镶白旗农村牧区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着眼于提高农村牧区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牧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逐步建成覆盖全旗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不断增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按照“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注重实效、全面覆盖”的思路,采取MMDS数字微波系统为主传输模式,个别以卫星通讯、车载设备方式为补充和过渡,力争在2008年底,全旗4个苏木镇和77个嘎查村及6个社区全部建成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受站点,远程教育覆盖面积达到100%。建立一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专兼职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操作和维护的骨干队伍,建立一个适合我旗实际,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机制。
三、主要任务及工作步骤
MMDS数字微波系统具有传输距离远、投资低、效益高、传输节目多、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等特点,并可直接入村入户。每位农村牧区党员干部在家中利用现有电视机,通过数字微波就可以收看到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旗内编播的党员教育节目,提高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极个别偏僻的嘎查村可采取已卫星通讯和车载设备方式。
目前,我旗广电局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投资100万元,建立了数字微波系统,传输中央(包括中央加密频道3、5、6、8综艺、体育、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自治区、白旗自办台等40套电视节目。
(一)建设覆盖全旗四个苏木镇、77个嘎查村及1780名农牧民党员终端接收站点。
2008年建设星耀镇、乌兰察布苏木、伊和淖苏木三个中断站,这样可以使全旗4个苏木镇(明安图镇为旗所在地)达到全覆盖,可以使全旗77个嘎查村(嘎查53个、村24个)、6个社区、1780名农牧民党员干部(入户)全部能收到远程教育节目。
第一步:我旗数字微波信号现已覆盖到明安图镇北到乌兰察布苏木,东到原宝力根陶海苏木全境,先在明安图镇东北部建立数字微波系统,首先在嘎查村活动室建立接受点,广大党员干部可以在活动阵地集中收看现代远程教育节目,此项工作在2008年6月底前完成。
第二步:建立星耀镇、乌兰察布苏木、伊和淖苏木三个中断站,使数字微波信号覆盖全旗,完成全旗77个嘎查村委会活动室,6个社区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并在10月底完成,并逐步使远程教育电视节目进入农牧民党员干部家庭。
第三步:搭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自制电视节目平台。一是充分利用中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主渠道作用,依托全盟多媒体教学中心资源库和锡林郭勒盟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平台,强化“规定课目”的教学;二是加大教学资源整合开发力度,建立教学资源协作机制。充分利用我旗党员电教、组织、宣传、农牧、林水、教育、科技、文化、司法、计划生育、广电等部门的有效资源,建立以旗苏木镇两级为主的乡土教材开发系统,充实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不断完善“自选课目”的教学;三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外地优秀教材和信息资源,抓好“外引课目”的教学;四是充分利用“正镶白旗外宣网”的作用,开设“正镶白旗党建网”,适时发布本地产品信息和科技信息,大量收集和处理外地致富信息和经验,注重“致富科目”的教学。
(二)建设一支服务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队伍。本着“宜专则专、宜兼则兼、专兼结合,分层分类”的原则,建立一支由党校教员、党员电教工作者、涉农涉牧部门所属站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嘎查村“两委”班子成员、驻嘎查村干部、包片苏木镇领导以及广电、网通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兼职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
(三)建立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全旗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制度、设备维护制度、农牧民党员选修课制度、旗直部门自备课程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远程教育效果评估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切实提高我旗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规范性。
四、建设费用
数字微波发射台由广电局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建设,总投入267.138万元。
基础设施总体投入100万元;
77个嘎查村接收设备成本费:77×260元=2.002万元;
6个社区接收设备成本费:6×260元=1560元;
1780名党员干部接收设备成本费:1780×260元=46.28万元;
3个中继站建设费用:3×30万元=90万元。
节目采录编播中心:1套硬盘播出系统 8.5万元
1部摄象机 3.5万元
1套编辑机 4.5万元
存储硬盘2台 0.2万元
数字微波1套 8万元
编码器1台 4万元
其他采录编播设备由广电局内部调剂解决。
以上投入已完成数字微波发射台投入100万元,中继站建设招商公司投入60万元。77个嘎查村、6个社区、1780名党员干部接收设备招商公司每户投资210元,计39.123万元。合计199.123万元。
需地方财政投入资金:
中继站1个 30万元;
节目采录编播中心投入28.7万元;
[77(嘎查村)+6(社区)]×50=4150元;
1780名农牧民党员干部接收设备每户补1780×50元=8.9万元。合计:68.015万元。
MMDS数字微波系统前端、传输发射、终端机顶盒的维护都由MMDS系统管理单位负责,从用户收取收视费(每户每月8.00元)作为网络维护费用。
五、工作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增收来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力争又好又快地建立起一个广覆盖、多功能、开放型、高质量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旗直各涉农涉牧部门、苏木镇、嘎查村现有的基础设施、资金技术、教学资源、管理队伍、师资力量、站点场所等资源,切实做到一站多能,一站多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和综合利用率。
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以“建、管、学、用”互为依托,充分利用已建好的站点,积极开展集中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切实做到“建好一个、巩固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学以致用,注重实效。充分利用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抓好农牧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用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和农牧民增收来检验学习培训效果,使远程教育能够真正成为农牧民党员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和实践锻炼、提高收入的有效途径。
六、组织领导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工作指导。成立正镶白旗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远程教育办公室。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图门格日勒(旗委副书记)
副组长:毕.格日勒图(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成 员:诺 明(旗委办副主任、党政督查室主任)
青格勒图(政府办副主任、法制办主任)
苏德毕力格(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郑怀权(组织部副部长)
马金山(宣传部副部长)
朱百平(政法委副书记)
李淳渊(党校常务副校长)
马全琴(编办副主任)
孟克德力格尔(团委书记)
乌兰花(妇联主席)
斯琴毕力格(发展与改革局局长)
乌 兰(财政局局长)
娜仁其其格(民政局局长)
其木德(农牧业局局长)
齐木德(教育局局长)
布 仁(广电局局长)
吉日嘎拉达来(文体局局长)
巴嘎那(司法局局长)
那仁满都胡(卫生局局长)
周义军(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局长)
哈登巴特尔(扶贫办主任)
韩宝华(科技局局长)
孙志有(网通公司经理)
满都胡(有线网络公司经理)
秦志勇(供电局局长)
徐满忠(气象局局长)
巴拉登(明安图镇党委书记)
王春军(明安图镇政府镇长)
贾瑞献(星耀镇党委书记)
张润民(星耀镇政府镇长)
额日和(伊和淖苏木党委书记)
青格勒(伊和淖苏木政府苏木长)
哈登朝克图(乌兰察布苏木党委书记)
阿古达穆(乌兰察布苏木政府苏木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由郑怀权(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综合服务、技术指导、资源整合和培训教育等工作。
远程教育办公室隶属旗委组织部内设机构,与广电局合暑办公,主要负责远程教育自办节目的采录编播。工作人员方面:调剂负责人1名(兼职),需增加事业编制2名,编辑、制作、播放人员1名,记者1名。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要把开展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全旗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定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各级基层党组织远程教育管理责任制、定期督查和定期汇报制度、日常监控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规范化运行。
(三)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经费到位。由于我旗财政经费紧张等因素,资金投入要按照“小投入、大效益”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科学制定我旗站点建设布局和规划,合理使用上级投入资金,切实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使其发挥最大最好作用。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要大力宣传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开展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与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强和改进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保证全旗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