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镶白旗在开展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中,立足实际,以用为本,为增强远程教育培训效果,避免培训的盲目性,始终坚持“四个注重”,确保学习培训的实效性,使我旗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注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一是制定了《正镶白旗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员技术培训计划》,明确了远程教育管理人员职责、任务,确保了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抓好自主培训。6月初,远程办结合全盟现代远程教育宣传月活动,分四期对全旗4个苏木镇,7个社区,77个嘎查村的92名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员、辅导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集中轮训。此次轮训采取理论讲授、观摩学习、操作实践、自学等形式进行,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培训:现代远程教育概述;终端接收站点技术方案;终端接收站点安装规范;课件资源的接收和使用;远程教育设备构成、专用软件操作以及远程教育接收设备故障排除等知识;远程教育软、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与“五防”措施和站点日常事务与教学组织管理。通过轮训,使管理员能够熟练操作远程教育设备,为各终端接收站点更好地开展培训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一是我旗各苏木镇在组织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种植和养殖大户及农牧民群众学习时,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开展培训工作。星耀镇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学习大棚蔬菜、反季蔬菜的种植技术,现已建起塑料拱棚83座,温室暖棚35座,占地总面积336亩,棚内主要种植反季西芹、西红柿、辣椒、茄子等多种蔬菜。去年仅种植西芹一项,收入达147万元。西红柿、茄子、辣椒等产品,也销往北京、保定及邻近各旗县等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明安图镇、乌兰察布苏木、伊和淖苏木是以畜牧养殖技术为主,为了搞好畜牧业,在远程教育学习中紧紧围绕牛、羊养殖等实用技术组织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开展培训,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二是各苏木镇在培训时,依托全旗“三下乡”活动的开展,聘请旗农牧、林业、水利、兽医等涉农涉牧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种植、养殖和疫病防治技术等知识,提高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注重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一是针对我旗农村牧区居住分散、不易集中,农牧民群众文化层次和学习需求不同的实际,采取“统分结合”的办法进行培训。集中培训,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建服务型苏木镇党委、政府和创建“星级嘎查村活动”为契机,对全旗农村牧区党员、群众进行集中培训;分散培训,根据时令变化、居住位置和信息需求的不同,以嘎查村民小组、专业合作社等为单位组织党员群众进行分散式培训;典型培训,对一些“学用典型示范户”和“农牧区党员(青年)创业示范户”通过实地教、现场看,加强培训,使他们起到“典型辐射带动”的作用。二是因人制宜,按需施教,提高学习针对性。对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等必修内容,组织党员干部 “集中学”;对农牧区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知识,组织广大群众和妇女“全员学”;对实用技术、致富信息等知识,组织产业大户和相关群众“重点学”;对有特殊需求的党员,安排他们“随时学”。三是充分利用天网、地网,把定点培训与流动培训相结合,远程教育与涉农涉牧技术服务相结合,远程教育与其他培训相结合,既丰富了学习内容,又增强了农村牧区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学习的趣味性。
四、注重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学习的自觉性。一是通过电视台宣传、张贴标语、悬挂横幅、书写固定标语、有奖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远程教育,大力推介身边的学用典型,充分发挥了农村牧区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在学习培训中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和帮助,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当地的实用技术培训当地的党员群众,激发党员和群众的学习激情,增强了农村牧区远程教育对党员群众的吸引力,逐步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有力地推动了学用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