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镶白旗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选派、管理、培育、保障四个方面,让驻村工作队选得优、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蓄势赋能”。
注重资源调动,优化帮扶力量。严格把关选派人员资格条件,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选、单位党委(党组)审核、组织部把关、旗委审定,把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熟悉农牧工作的第一书记78名、驻村队员144名优秀干部选派到乡村振兴最前沿。按照“定村精准、派人精准”的原则,充分运用脱贫攻坚期间总结的经验,结合驻村干部选派单位职能、自身专业特长,对人选进行科学搭配、优化组合,使上级与本级帮扶单位工作相对接、帮扶单位与嘎查村供需相对接、嘎查村与驻村干部需求相对接,实现盟级以上帮扶单位、旗级选派单位与所帮扶嘎查村三级互动,进一步推动资源下沉、干部下沉、工作下沉。
注重监督管理,上紧“行动发条”。制定印发《正镶白旗进一步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实施办法》,明确旗驻村办、苏木镇、派出单位三级督导驻村工作队履职情况,推动驻村干部落实“八项职责任务”,引导驻村队员聚焦主责主业。建立了常态化暗访机制,抽调专人组成督查专班采取“四不两直”的形式进行随机抽查,做好日常监管,目前已对全旗78个驻村工作队履职情况进行全覆盖实地督查4次,对发现问题现场指出、现场指导、现场整改,确保驻嘎查村干部真派实驻,队伍真正发挥作用。
注重培训引领,力促作用发挥。组织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训计划,按照“缺什么、学什么,少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驻村工作要求及农村牧区工作方式方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合理设计课程安排,通过“集中学习+现场观摩教学+交流研讨”的形式,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积分超市、驻村管理方式等方面,先后在兴安盟、鄂尔多斯市、旗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召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业务培训会11批次,进一步借鉴典型经验、补齐短板、理清工作思路、提高乡村振兴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